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样板!全国首部碳中和电影来了

发布日期:2023/1/29





       电影产业是备受大众关注的“聚光灯产业”,事实上,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碳排放不容忽视。




       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成为我国首部碳中和电影。该片首映当日排片占比10.2%,位列第4。




       据了解,1月11日电影出品方厦门恒业影业有限公司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购买农业碳汇抵消该影片拍摄过程中产生的3000余吨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国首部运用农业碳汇实现碳中和的电影。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影视领域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开创了“双碳战略+影视文化+乡村振兴”的新机制、新样板。




       电影产业坚持高质量绿色发展, 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 还将引导大众坚持环保、 减少碳排放。这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那么,电影行业的碳排放究竟有多少?该如何实现电影的碳中和呢?




       1 电影业的碳排放不容忽视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2006 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 电影和电视行业是洛杉矶市仅次于石油行业的第二大污染源。从为电影制片场地提供动力的发电机, 到电影工作室所在办公楼中使用的能源, 再到电影拍摄中使用的飞机,几乎每一个电影链条都会产生碳排放。




       该研究还发现, 电影和电视行业每年产生14万吨臭氧和柴油颗粒排放物。




       英国电影协会 (BFI) 2020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 平均每部 “主力大片” (tentpole movies) 在摄制中产生2840吨二氧化碳当量, 相当于 3709 英亩森林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按照海外的估算方法, 假设我国每年电影产量在1000部左右, 平均制作成本为3000万元人民币, 则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为 20 万吨左右。因此,我国电影行业要高度重视, 坚持 “生态优先、 绿色低碳”, 通过 “全面绿色转型”, 努力实现 “双碳”目标, 实现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电影行业的各种“大制作”通常也会产生“大排放”。




       目前对于电影产业运行中的碳排放当量的估算和分析, 基本上侧重于电影拍摄中的各种道具和物资消耗、交通工具使用等产生的碳排放。




       但由于电影拍摄,生态环境的本来良好状态, 却因为电影拍摄等行为的破坏, 导致自然界碳吸收功能的丧失, 这也应折算为碳排放当量。




       比如, 2017年上映的 《加勒比海盗 5: 死无对证》, 在澳大利亚拍摄期间, 剧组将化学垃圾倾倒在昆士兰的水域中; 2011 年, 《敢死队 2》 制作期间破坏了受保护的蝙蝠栖息地, 还有更多的案例, 都是增加了碳排放。




       2 碳中和电影的海外行动




       事实上, 国外电影行业对于 “双碳” 目标高度重视并已开始积极行动。




       如 2003 年, 美国电影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 就付钱在墨西哥植树, 用于抵消他制造的二氧化碳。莱昂纳多宣称自己是美国第一个“碳补偿公民”。




       2005 年, 好莱坞影片 《辛瑞那》(Syriana) 被认为是第一部碳中和影片。




       2006年,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执导纪录片 《难以忽视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时也计入了碳中和成本。




       奈飞 (Netflix) 于 2021年 3 月推出了 “零碳+自然” 计划 ( “Net Zero +Nature” plan), 计划到 2022 年底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联合国帮助电影制作实现碳中和, 如2017 年上映的 《雾林》 (Bosque de Niebla) 通过了联合国减排信用认证 (CER)。




       印度2015年上映的电影《Aisa Yeh Jahaan》, 是印度第一部实现碳中和的电影。




       美国政府已出台税收减免政策, 鼓励电影制作公司向碳中和迈进。有统计显示, 近年来, 美国独立电影制片人和大公司开始实施绿色及 “碳中和” 电影, 许多电影公司设立了一个新职位, 即 “可持续发展总监”, 其职责是监督每部电影的制作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碳中和与电影




       相关专家表示,“双碳” 目标是驱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和路径。




       所谓 “碳中和”, 即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 经由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 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 “收支相抵”。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共三种: 一是碳封存, 通过土壤、 森林和海洋等吸收储存二氧化碳; 二是碳抵消, 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三是 “碳协调”, 即通过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维持天然碳汇的吸收存储二氧化碳的能力。




       电影行业目前大多通过碳抵消手段来实现碳中和,也有通过节约或重复使用拍摄过程中物料来减少碳排放的途径。




       若重视减排, 电影产业并不会增加太多的预算, 相反, 还可能节约制作成本。




        例如, 印度电影《Aisa Yeh Jahaan》 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预计为78. 477 吨, 需要种植约 560 棵树来抵消相同的排放量。因此, 该电影的总预算约为 4. 5 千万印度卢比, 其中约 9. 5 万印度卢比用于种植树木, 而相对于总预算, 植树的这部分预算并不高。




       芬兰第一部碳中和影片 《等待》 (Odotus, 2020 年拍摄, 2021年首映), 制作人向一家专门从事环保工作的芬兰机构购买 “碳抵消点”。他们根据整个电影制作过程中消耗的食物、 运输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的数量来计算碳总量, 这些碳抵消点的总成本不超过 700 欧元。




       索尼影业在制作 《超凡蜘蛛侠 2》中, 完成了 52%的垃圾填埋和废物转移, 向社区捐赠了近50 吨材料 (木材、 钢铁、 玻璃) 以供在未来生产中重复使用, 还向社区捐赠了近 6000 份餐食, 并获得了碳中和认证。总的来说, 《超凡蜘蛛侠 2》通过绿色环保活动, 节省了大约 40 万美元。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正山表示,电影行业要高度重视 “双碳” 目标, 要认识到电影在 “双碳” 目标中的价值并非仅在于宣传绿色环保, 电影行业本身存在碳足迹, 要加强电影行业的碳足迹核算工作, 电影人应当率先带头开展低碳行动, 走可持续、 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