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创维光伏范瑞武:携三张“王牌”走向“需求为王”时代

发布日期:2025/8/21



     8月18日,以“SKYLINK光寰共生”为主题的创维光伏“羲寰”生态级平台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当天下午,创维光伏董事长范瑞武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



      在采访中,范瑞武表示,136号文对光伏行业最大的冲击是变成“需求为王”,即“消纳为王”。而在这样的行业巨变下,全民光伏的时代已经来临。在他看来,光伏市场五年后的容量将是现在的三到四倍。


     面向未来,范瑞武认为,创维光伏具备三个优势:第一,创维是做家电出身,天生面对的是市场化,而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早已让创维的渠道和品牌深入人心。第二,跟其他家电企业相比,创维进入新能源行业已经五年,尤其是其对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理解更清晰;第三,创维光伏拥有了强大的团体,不仅包括创维,还包括资方、供应商、设备商等,形成了很好的生态。


     以下是范瑞武专访实录(节选)


     问:“136号文”之后大家对于现在的投资或者资产的持有比较谨慎,这次(创维光伏)发了新的羲寰平台能怎样更好地帮助到光伏电站的开发者或者企业,更好地降低他们的电费,提高他们的收益?


      范瑞武:我是做家电出身,做家电之前从事电力行业,家电行业是完全市场化。136号文出来之后我觉得是一个好事。


     电力系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为止,如果站在市场角度来看,一直受国家保护。计划经济也好、类计划经济也好,让大家形成习惯,就如当年在电厂待的时候只管发电,调度用是你的事情,电价根据自己的投资算死了。


      反过来离开电力系统到家电行业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家电行业经历的市场经济时代,是正常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创维到底能做什么很关键。另外,市场化的情况下参与方是多方,刚开始做户用光伏模式时,第一次提出“光伏+普惠+数字科技”模型的时候,我们在想有这样一个平台,让用户、发电方、储能方、代理商,甚至包括创维在内的伙伴们都参与进来,希望搭载一个平台共同参与到这个市场中去。


      今天羲寰的发布可以看到我们搭的是一个生态平台,简单理解就是我们内部的ERP,在平台过程中创维负责提供产品品牌,比如说能亮站、小阳楼、工商业、地面全部搭好,撮合的是一个生态。这时资方怎么看这个产品?你认为这个产品的收益在什么地方,欢迎你来参与建设。


      对代理商、国央企、对创维自己来说,卖的电力、组件、储能都是一个产品,放在平台上自动通过平台整合,所以叫“羲寰”。


      羲是指太阳神,太阳的概念,光伏是太阳变成电力最根本的一个工具;寰是指宇宙,契合到今年4月8号新品会上创维内部喊出来“全民光伏时代”。


      很多人理解全民是不是每个用户的普及,我认为这是其中一部分,这里面还谈了企业法人,未来随着新能源发展、随着光伏、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市场远远大于创维刚进来的时候。


      大家现在很恐慌,原因是觉得生意没有了。我看到的不是生意没有了,市场比过去要大得多,未来这个市场五年之后比现在还要有三到四倍容量。你认为生态提供的价值在哪个地方?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原来在国家保护下,只用知道发电×电价就OK,现在是你提供的生态产品是什么?这次带来几款产品是基于我们对行业的理解,我们的能亮站完全基于消纳做的,也就是大家提到的阳台光伏,跟电网没关系,自己家里要消纳,老百姓有绿碳,有节约电费的需求,都可以用这方面的产品。


      其次,我们推出了虚拟电厂平台。羲寰生态级平台展示了创维想做的,中间是我们最强的或者说最传统的电源,70万到80万座的电站天天发电。左手把工厂的负荷接到这个平台上。在滁州搭了零碳园区,里面的电梯、生产设备、空调的负荷全部在这个平台上。右手是虚拟电厂平台,把负荷、发电、电网都拉在一起。我们的概念是整合的概念,希望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共同来参与到这次能源市场化的大潮中去。


     未来的市场一定存在,就像现在200GW大家觉得很小,但是五年前2020年刚进来的时候才40多GW,现在是它的5倍,未来随着全民的整合过程中可能到太瓦规模,唯一能做的是你能不能满足需求?


     过去电力系统就一个关键词——“产能为王”,市场必须以需求为导向,需求需要什么你就去做什么。


      城市很多阳台光伏,自己家里发电用电自由、用电低价需求要满足。不能说我只会做户用光伏、只会做地面电站,我们提供能亮站产品,提前适应市场变化。


      还有一个逻辑,现在基于负荷,负荷有空调,空调有中央空调,有电梯、有设备,它的需求是什么?作为电力系统要满足它。我从电力系统刚出来的时候很不习惯,所有人都围绕着调度来转,比如说今天负荷要降低了,明天要增长了,家里放一个电影也要找供电所。


      未来随着光伏产品出现,光伏最大的好处是光伏能带来能源平价。原来一个人想拥有一个电厂不可能,我们做火电的时候投资将近二三十亿,光伏一两千块钱就可以拥有一个电站、拥有自己的能源,这时各种细分的需求就出来了。


     我认为这次羲寰系统的生态,更多的是市场化的情况下创维希望能够搭出来让需求多方参与的整合平台。


      问:136号文发了之后,发现有两方的观点:一方是极其悲观,传统做光伏的为主;另外一方是外来进来比较晚的,觉得这是特别好的机会。我想问的是创维在全面市场化后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范瑞武:第一,我们创维是做家电出身的,天生面对的是市场化。在面对市场过程中很平静地面对这样的事情;二是在市场上摸爬这么多年,形成了自己的渠道和品牌,在老百姓心中的品牌,这是第一个大的优势。


     第二,跟其他家电企业比起来我们进入新能源行业五年了,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性,我们对光伏行业尤其是分布式资源的理解更清晰。


     第三,我们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团体,这个团体不仅仅包括创维,还包括资方、供应商、设备商,形成了强大的团体,很好的生态。


     现在唯一的目标是把原来的方向做一个大的调整,原来代理商只会建,遇见新需求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应对,看房子一百平米争取能建32kw,就这一个想法。


     面对需求的时候,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这需要我们整个生态伙伴一同来考虑。能亮站就是我们真正从老百姓对绿能的需求出发推行的产品。绿能有并网的、消纳的,消纳不完余电上网的,这些模式都能适配好的产品。


     现在很多地方说已经红了,不能并网了,但是事实上我看到现在农村的需求很大。就如能亮站推出来的时候,原来我们认为能亮站最好的场景是城市商铺前面遮阳棚的场景,现在采购量比较大的反而是农村。


     我母亲在农村,我一直希望夏天热的时候我母亲中午开空调,想了很多办法,空调买了,每年回去给钱,她都不用。现在送两台阳台光伏,院子里搭,不用也是浪费掉,反而就开。


      我们能不能把老百姓内心真正的需求挖掘出来,这是要思考的。


      问:全民光伏时代创维现在也渗透往上游做制造,储能、逆变器、支架、光伏组件的布局,最新推出的一些产品相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来说,有怎样的优势或者有怎样的需求把控?    


     范瑞武:我们在光伏上嵌入BC,BC从技术角度、行业理解来说效率高、成本高,当时看到第一眼的时候觉得这个产品很漂亮,很适合家庭用。第一感觉要做这样的一款产品,尤其是像能亮站用BC的技术。


     大家可能会说BC的成本高,其实在C端的情况下,BC可能就比TOPCon贵了7分钱,500W大概35块钱,中间卖的过程中会发现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卖1950和1990其实对老百姓来说没有区别的,除发电量外唯一能够让老百姓选择的重要因素是美观。


      我们对老百姓多元化需求,除了满足基本发电,还要深度挖掘,在我们之前是没有人做这个产品的,现在市面上就有了。例如小阳楼产品,我们观察到南方有这个需求,一是南方经济条件比较好,需要的是多一层空间,二是我们产品解决了用户需要顶层防水隔热的需求。  


      未来我们行业是“消纳为王”,需要解决消纳这个核心需求。
现在国家推零碳园也是需求。全国国家级的工业园+省级的只有2000多个,但是占全国经济的40%到50%,如果自己是单独做供需的匹配,我们更应该去理解需求。工业园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他的需求能不能满足?


      比如说钢铁需要24小时负荷稳定。像广东是需要高科技的,跑AI训练的都是白天的,就要白天满足它。


      怎么满足未来光伏、储能、风电甚至其他领域需求?这是我们后续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次136号文对行业最大的冲击是变成“需求为王”,也就是“消纳为王”,大家都在找不同消纳。


      创维这次“能亮站”正是顺应需求而诞生的,此次“羲寰”平台的发布,包括虚拟电厂和消纳平台也是为了理解需求、整合需求的具体动作。 

   
      问:创维除做电站之外全面深入制造业,支架、逆变器、BC组件等,创维在制造端有哪些计划?现在光伏非常内卷,我们又杀入到制造业,基于什么样考虑?


      范瑞武:我们看制造只是产品的一部分,就如刚才讲做组件用BC就是因为漂亮,未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不能拥有这个技术,做不出来BC的组件可能就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


      你们仔细观察能亮站之后会发现除了BC技术,在边框技术、背板引线技术都做了变化,原来看背板接线盒在中间现在全部沉到底部,最大的结果是为了需求。


      我们做制造的原因是基于为自己的电站产品提供支持,当然一定会对外销售,销售的过程中就像做电视一样,围绕产品走向技术布局,因为没有技术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我们进来最大的原因。


      进来之后一直很痛苦,组件站在消费者角度来讲就是很丑,这是消费端的需求,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自己做了我们的BC,自己的逆变器,我们逆变器的颜色外观都是偏消费级的,这是为了解决消费需求。


      2022年的时候我想定一款无边框的组件没有人卖,现在我们自己研发了,我们组件都是无边框的,能解决灰尘的问题。大家把原来的组件、逆变器理解为一个行业,我们是把这类光伏产品及其衍生品统一称为一个行业,是为了满足需求往上游技术的布局。

       

     问:现在需求很重要,产业发展不起来也是因为需求侧不给力。根据我们测算的,BC组件还是可以获得合理的利润?


      范瑞武:BC组件外观至少应该比TOPCon多卖200块钱,一块板一个阳台光伏。这是我的一个判断。成本比TOPCon贵40块钱,终端老百姓认知之后,我认为技术差异能够溢价200块钱,再不济也贵100块钱。


      同样做电视的时候,软屏、硬屏两个技术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硬屏就是比软屏多卖200块钱。其实软屏图画的色彩比硬屏好的多,但硬屏触摸感体验很好,硬屏IPS比较宽,作为家庭的产品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硬屏。


      未来这三个技术:TOPCon、BC、异质结都会有自己的市场,行业内总喜欢讲你死我活,其实不存在你死我活,当行业足够大的时候,没有一个技术可以主导一个行业。


     全球600多GW的时候,我认为一两百GW都可以养一个新的技术行业。就像当年做电视一样,那么大一个行业软屏硬屏,大家都活很好,只是要找到自己的市场。


      创维是做家电出来的,随着TCL、美的、海尔进入新能源赛道,突然发现家电行业看这个行业的角度不一样的,我们是站在需求端来看的,当然也遇到很多挑战,比如说做大规模的背景下,现在只能不停地降价。


      有一个同行问我,现在的市场还能不能做了。我说刚开始2毛钱的时候就很高兴,凭什么从1.5元降到7毛就不能做了?要把自己的心结解开。现在需求很简单,就看你能不能提供一个好的产品,给用户提供的是价值。


      现在很多农村业主自己愿意做光伏,需求量不少。现在每个村实际只装了10%不到,大概8%左右,还有92%的空间,在92%的市场份额中,市场足够大。就看你能不能敏感地捕捉到需求,把你能力配上去。    


      问:现在布局这些全部是创维自用还是准备推向市场?


      范瑞武:首先,基础是全部创维自用。我们对外面销售很少,自己搭了一个官方工厂直达号,用户发现创维好用去买也可以。现在工厂直达号每个月也有几千万的收入。有人看到了创维的产品不错,不希望找代理商、不希望找资方,组件被买走的大部分是自建电站的。自己拿回去自己建。我内心想法是从来不急于制造,而是基于需求需要什么技术配什么技术。


       问:现在出海是光伏企业面对比较大的主题,终端企业来说有家电的基因,在出海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光伏在海外也有一些机会。


      范瑞武:第一,传统的电站出现、地面、大型工商业出海,这个很容易理解,资源推动的。


      第二,海外的电网没有那么强大,无论是欧洲还是非洲,已经出现了很多家庭光伏,这个市场是很大的。我认为这两年的出海是中国技术出海。


      第三,布局出海,根据现在国际竞争布局出海首先是技术出海。贸易类的出海我认为会越来越难。一方面本身中国自己内卷的企业很多,很多企业虽然前两年疫情过程中去海外的还不错,但疫情后还是不行,最大的问题是服务没跟上去。产品输出之后后续的服务才是企业最重要的。就像我们这几年光伏做的比较好,最重要的就是把运维闭环掉了。


      2020年前面也建了很多电站,为什么没有做下去?因为没有把运维闭环掉。


      我们通过家电维修商的概念把运维闭环掉,至少保障电站从2020年到现在为止五年一直在稳定的运行。


      同时,我们卖组件、卖逆变器,甚至做电站,所有的产品输出就是电力,如果不能让电力顺利正常的生产,可能基本质量保障都完成不了。即便产品价格低同样也要退出这个市场。


      我认为海外市场两点:第一,如果电站出去,服务能力体现在什么地方?这是所有人要考虑的地方。包括跟创维一块出去的企业,不可能比创维价格更低,低价竞争服务跟不上去。


      第二,如果真的用原生的技术来做行业,我认为制造的技术一定要走出海外,给当地产生GDP、产生税收,才能把自己的品牌真正植入到当地居民的心里,未来的需求才是稳定的。


      我们去海外先搭的是服务体系,在欧洲有20多个人,搞服务的将近15个。在德国装一千个电站,这一千个电站能不能保障正常的运行?不能告诉老百姓这个卖给你就不管了,这和做家电的逻辑是一样的。


      疫情过程中很走多出去的产品,卖出去之后不能发电就要马上离开这个市场。二是任何一个设备一定会出故障,要有运维能处理解决。


来源:能源严究院  作者:李冉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