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重构全球行业逻辑!亿纬锂能破局工商储

发布日期:2025/7/17


     一边是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催生的万亿级蓝海,一边是价格战内卷、安全隐患频发、盈利模式单一的现实困境。


     最近,香山股份旗下均悦云与亿纬锂能的战略合作签约,让这家深耕储能领域多年的企业再现工商业储能领域的规划。


     而作为全球储能电池第二的亿纬锂能,正试图用"技术重构行业逻辑"的宣言,赌一把工商业储能的转型风口。


     工商业储能“拐点”之上


      当前的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冰火交织”特征。一方面,当前工商业储能主要依赖峰谷套利盈利,但随着峰谷价差收窄,行业正加速探索多元盈利模式,零碳园区、虚拟电厂等场景为储能提供了新的应用空间。


      另一方面,行业深陷困境:安全性事故偶发引发信任危机,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缩水,可靠性不足造成项目收益折损。某20MWh项目数据显示,因设备停机290天损失40.61万元,放电量不足更是导致372万元收益流失,这些数字直指行业痛点。


     2024年,“价格战至上”的氛围一度弥漫,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牺牲安全冗余与长期可靠性,让行业陷入“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


      而亿纬锂能试图采用不一样的入局路径:希冀以“全生命周期商业价值”为核心,用技术突破破解安全、经济、可靠性难题。


      正如董事长刘金成博士所言,储能产业必须“回归商业本质”——这既是对行业乱象的反思,也是亿纬布局工商储赛道的底层逻辑。


      在工商业储能领域,亿纬锂能较为低调。据企业人士透露,亿纬始终以高于行业的标准打造“企业标准线”,从创始人到基层员工,均将项目全生命周期价值置于首位。


   “储能必须保障绝对的人员安全、相对的资产安全。”基于这一原则,亿纬锂能构建了覆盖电芯本征安全、系统集成安全、消防联动安全的全链路管控体系。


     以电芯为例,通过失效模式分析与严苛的生产良率控制,从源头降低安全隐患;在系统层面,内置多级探测器与联动消防措施,实现电芯、PACK、整机的分层防护,确保单一模块故障不扩散。


      面对行业对“低价”的盲目追求,亿纬宣称始终关注全生命周期成本。其对外公布的5MWh储能系统Mr.Giant的项目案例显示,通过高能效电芯与高转换效率的PCS,系统综合能效达95.5%,在荆门示范站实现年化收益52.8万元。


     在“拐点”处引领行业破局


     工商业储能的复杂性在于场景多样性——从高耗能工厂的负荷调节,到零碳园区的光储融合,再到充电桩的峰谷补能,不同场景对储能系统的要求迥异。


      站在工商业储能的“拐点”,亿纬锂能的路径选择或将成为行业转型的缩影。未来,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与虚拟电厂模式成熟,工商储的盈利模式将从单一峰谷套利向“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容量租赁”多元化演进,而亿纬在系统集成与智能化调度上的积累,有望抢占先机。


     亿纬锂能基于自身在电芯领域的积累,形成了从“电芯到系统”的全产品线能力。自研280Ah、314Ah电芯为核心,延伸出户外直流柜、一体柜、集装箱等形态,覆盖50kWh到百MWh级容量需求。


     针对风光配储场景,优化储能系统与间歇性电源的协同响应;针对台区储能,通过智能EMS实现负荷预测与电价联动;针对充电桩配储,开发快速充放电模块,缓解电网峰时压力。这种“按需定制”能力,使其在零碳园区建设中成为“光伏+储能”标配方案的核心供应商。


     同时,全球化布局将成为关键。凭借在德国等海外市场的成功经验,亿纬可复制“高可靠性+本地化服务”模式,切入欧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这些地区对储能安全标准更高,恰恰契合亿纬的技术优势。


     在储能“燎原之火”烧向工商业侧的当下,亿纬锂能的探索体现了企业战略的选择,如何撬动工商业储能,仍有待市场验证。


来源:储能方程式 作者:慢慢先生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