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新能上市!年内最大IPO突破3600亿
发布日期:2025/7/16
7月16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电新能”,代码“600930”)在沪市主板正式挂牌,这艘新能源领域的“巨无霸”以强劲表现开启资本市场征程:发行价3.18元/股,开盘即大涨76%,随后两次触发涨停,最高报10.17元/股,总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截至发稿,股价稳定在8.8元/股,总市值达3600亿元。
近三年最大央企A股IPO
华电新能的上市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作为全面注册制以来首个百亿级主板IPO、近三年最大央企A股IPO,其战略配售规模刷新电力行业A股纪录。发行数据同样亮眼——超额配售前公开发行49.69亿股,网下申购倍数978.68倍(创近五年百亿级主板IPO新高),网上申购倍数居百亿级新能源IPO首位。从历史维度看,其发行股数为今年之最,也是2020年以来A股第四大新股,仅次于中国电信、三峡能源、京沪高铁。
作为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业务整合的唯一平台,华电新能业务覆盖风电、光伏全类型项目(含海上风电、大基地项目等),并持有核电参股权,资产遍布全国31个省份。其中,风电业务贡献70%-80%营收,光伏业务占比20%-30%,且光伏收入随装机容量提升逐年增长。在行业格局中,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占据约40%市场份额,华电新能正是这一第一梯队的核心成员。
300亿元到180亿元,募资缩水背后的挑战与调整
华电新能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自2023年6月过会至正式上市历时两年,募资规模从最初计划的300亿元缩减至约180亿元(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后),背后折射出多重压力:
• 业绩与效率压力:综合毛利率下滑、期间费用率上升,叠加2024年上半年弃风率5.44%、弃光率7.9%,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3.9%、3%),直接影响发电效率。
• 财务结构风险: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达428.71亿元(主要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占营收比例连续4年半超100%,经营现金流依赖外部融资;资产负债率长期超70%,短期借款366亿元,而货币资金仅83.27亿元,流动性承压。
面对挑战,华电新能应对策略如下:
• 集团资源整合:依托华电集团支持,加速新能源资产集中,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压力。
• 精准募资投向:180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风光大基地、新型电力系统等项目,不补充流动资金,既契合市场偏好,又缓解债务压力。
• 政策与技术双驱动:借力“沙戈荒”基地建设政策,同时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同比增35%),推进大兆瓦风机、光储一体化等技术,提升发电效率以对冲电价下行风险。
华电新能的上市,被视为新能源行业整合与价值重估的关键节点。作为三峡能源之后又一新能源旗舰标的,其将为资本市场提供稀缺的风光运营资产选择,未来发展备受瞩目。
来源:储能方程式 作者:慢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