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加码工商储!富士康首款储能产品量产

发布日期:2025/6/27


     2025年,工商业储能正经历由政策红利驱动迈向市场价值驱动的重要转折点,不少跨界者铩羽而归,但仍有来自通信寡头、家电巨头、电子制造巨头的跨界奇袭。


     近日,富士康旗下2.15MW/4.32MWh工商业储能系统新品在武汉园区正式启动量产,标志其首款产品具备批量生产和交付能力,宣告了富士康跨界储能尤其是工商业储能业务迈出实质性一步。


      赶了储能晚集


      与头部储能企业相比,富士康在储能产业上的布局晚了一些。
虽在2017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旗下富泰华工业就以10亿元战略投资宁德时代,双方重点锁定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攻坚,成为富士康埋入储能领域的第一颗种子。


     2022年,台湾电池工厂动工计划2024年开始试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规划产能1.27GWh,用于本土的电动巴士、电动乘用车和储能系统。但真正的战略布局储能的转折点或是在2023年。



     2023年4月,富士康成立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围绕三个产业及三大核心技术发展新事业,其中储能电池将作为新事业中重要一环。
同年,富士康还入股储能企业上海采日能源,持股比例为2.39%,并与旭智资本合资成立绿能开发基金,布局太阳能、风能及配套储能等绿电产业,预估可取得60亿kWh绿电权益。


      到了2024年,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对外宣称,要在河南省再造一个“新的富士康”,专注于加速电动车整车、储能电池、数字健康和机器人产业落地,明确储能业务的重要战略地位。


     也正是这一年,富士康储能布局进一步加速,与河南省政府签订了加快推进新事业项目战略合作的协议,投资建设郑州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大厦外,并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获得政府提供约200英亩土地,用于建设电池储能系统单元。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进军固态电池生产领域,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重点打造固态电解质、半固态及全固态电芯研发和生产制造。由于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展现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势,不排除富士康的固态电池未来应用于储能领域的可能性。


     一步步中,富士康的储能产业拼图被完善。


     日前,富士康新事业公司招聘公告上,进一步披露了储能产业的新动态。作为集团面向“3+3”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中心,目前已经完成初步建设,设有电池、储能等多个研发及制造中心。


     加码电池业务、量产储能产品等,这一系列的业务布局,看得出富士康的野心绝不仅限于代工造车,而是打造自己的“新能源帝国”。当前随着储能系统在能源变革中的战略地位跃升,富士康的“新能源帝国”中储能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后来居上?


     赶了晚集,如何后来居上是摆在富士康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据了解,富士康将以富锐新能为核心储能品牌开展业务——以郑州富士康新事业总部为中心,上海研发中心、武汉试制中心为依托,布局全国,走向全球。


     此次富锐新能量产的首款储能产品即2.15MW/4.32MWh储能系统,使用了325Ah的储能电芯,循环寿命达到9000次,系统效率达89%,既可用于中大型工商业,还可用于源网侧大储。从产品宣传侧重点来看,富士康更强调工商业储能业务。


     当前工商业储能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日趋激烈。富士康为何先切入工商业储能?


     援引新浪财经报道,富士康相关人士透露,富士康前期会依托全球园区以及供应链上下游开展工商业储能业务,后期待具备一定能力后,再切入源网侧。“富士康有很多商业合作伙伴,目前来看前期的业务渠道还是很广的。”


     当前,富士康所在的电子制造行业配储需求正加速释放。单以富士康自身为例,目前富士康在全球已经建立了200多家工厂,其中电子制造行业占90%以上。而一家电子制造厂月用电量约800万度,电费支出占生产生产成本的18%-25%。


     同时,富士康的商业合作伙伴如苹果等,对产品制造环节的碳中和要求日益严格,储能是实现绿电有效消纳的关键。这些都让富士康在工商业储能业务上具备先天的资源和订单优势。


     因此,富士康基于“降低自身用能成本、满足客户ESG要求、打造新能源帝国”,将工商业储能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产品不仅自用,还可对外销售,这也让富士康具备了弯道超车的底气。


     此外,依托富士康智慧工厂精密制造、完备的测试环境及完善的供应链等基础,富士康补齐了储能生产这一块拼图。


     当前工商业储能时代迈向价值驱动2.0时代,企业间竞争由硬件或软件的单一维度转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能力比拼。对此,富士康储能提供工商业储能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凭借ICT精密制造经验、车规级测试及AI大模型,从产品电芯、PCS、BMS、EMS到保险,为客户提供全链路的服务。


     不同于以往代工模式,此次富士康旗下2.15MW/4.32MWh储能系统量产,直指工商业储能。当巨头带着制造能力、供应链管理基因、全球储能商业化能力和真金白银杀入战场,会在激烈的工商业储能市场厮杀中撕开缺口吗?


来源:行家说储能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