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能物语!天合光能:从荒漠到沃野的生命诗篇
发布日期:2025/5/22
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强调了自然保护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深刻关联。在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屡创新高的今天,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天合光能积极响应,将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项目部署与技术创新之中。从沙戈荒到农光互补,天合光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直面沙戈荒,筑起绿色光伏之“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广袤的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不仅蕴藏着丰富的阳光资源,也为生态修复提供了独特契机。天合光能通过创新的光储解决方案,让这些“不毛之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严苛的自然条件对光储产品的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天合光能沙戈荒大基地高价值产品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在塔里木油田、吉木萨尔和库布其沙漠等典型沙戈荒区域,天合光能部署了至尊N型700W+系列组件。这些组件不仅能够稳定沙土、减少风蚀,还改善了局部微气候,为植被恢复创造了条件。同时,大面积光伏板为鬣蜥、耳廓狐和甲虫等沙漠动物提供了阴凉庇护,帮助它们在极端炎热环境中存活。
沙戈荒的另一生存密码是能够抵御风沙侵蚀的天合跟踪支架。天合光能专为沙漠环境设计的跟踪支架,通过三重防沙技术和SuperTrack智能算法,在智利阿塔卡马光伏电站、敦煌沙戈荒大基地项目、青海共和特高压等项目中表现卓越。搭配智慧云平台,天合跟踪支架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巡检成本,为“沙戈荒”地区的可持续开发树立了标杆。
光农林牧渔,天地人共荣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根基,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源,不仅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来源、经济福祉与健康保障。如今,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以创新方式回馈自然,从天合光能的农光、牧光、渔光互补项目中,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图景。
在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天合光能建设的67.5MW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充分利用当地“天然温室”的气候优势,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电力支持。在新西兰怀卡托河沿岸,天合光能参与的Te Herenga o Te Rān农光互补项目,通过光伏板遮光提升草地韧性、改善农田生态,并为小羊提供了凉爽的休憩场所。
这种“板下经济”模式不仅促进了乡村振兴,也展现了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不久前,天合光能凭借这一创新实践成功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这既是对天合光能推动能源转型的肯定,也是其践行生态保护理念的生动体现。
生物多样性,你我共行动
保护生物多样性,天合光能始终在路上,公司将生物多样性因素纳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024年,天合光能携手西班牙公益组织ReTree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天合森林”计划,在Vértice del Frío地区修复14,016平方米的退化土壤。此外,在电站项目选址时,天合光能严格避让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对当地生态功能的尊重与保护,确保降低生态影响。
未来,天合光能将继续秉持SOLAR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以技术创新赋能生态保护,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来源:天合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