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两大能源集团“世纪联姻”!BP携手壳牌打造“英国国家能源航母”

发布日期:2025/3/7


       日前,全球能源界传来重磅消息——BP与壳牌正谋划合并,试图打造一个市值近3000亿美元的“英国国家能源航母”。


       这场合并的传言已经引起了全球石油行业的广泛关注。无论最终是否合并,这场可能的“世纪联姻”,必将成为全球能源权力洗牌的重要转折点。


       或成全球第二大IOC


       2024年,BP基础重置成本利润同比暴跌35.6%,股价在过去一年下跌2%,市值仅剩740亿英镑,不到壳牌的一半。激进投资者埃利奥特的纽约基金已持有BP近5%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埃利奥特要求BP剥离低碳业务、出售高估值资产、聚焦传统油气以释放现金流。此时的BP,像一艘在风暴中漏油的巨轮,亟需一根救命绳索。



       而壳牌情况较好,尽管同样面临行业寒冬,其市值仍高达1640亿英镑,甚至连续13个季度回购股票。这种反差让合并的逻辑显得顺理成章:壳牌需要规模,BP需要输血。若交易达成,新实体市值将超越雪佛龙,直逼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第二大的非国有石油公司。


重回“规模为王”时代


       石油行业开始重新强调规模的重要性。毕竟在资本成本高企的今天,没有规模就意味着无法盈利。尤其在炼油利润率跌至2020年最低点的背景下,规模成为抵御风险的铠甲。但更深层的动机是,两家公司近年都在收缩低碳投资,合并或许能让它们将新能源的试错成本分摊到更庞大的传统业务现金流中。这种策有其道理:传统的油气业务仍是现金牛,可以一边用规模优势锁住油气业务利润,同时观望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


       反垄断与地缘政治


       然而,两大巨头的联姻并非易事。反垄断审查首当其冲。而BP与壳牌合并后,仅在英国加油站市场就将占据超三分之一份额。可能的妥协方案是“选择性合并”——保留独立品牌但整合上游资产,或剥离美国页岩油、润滑油业务。2014年曾有壳牌收购BP的传闻,当时因油价暴跌和管理层抵触而流产,但如今的BP已不复当年,也许反而使交易阻力更小。地缘政治则是另一重变量。俄乌冲突后,欧洲能源自主的诉求空前强烈。英国政府可能乐见本土能源巨头的诞生,但美国的态度不明——若合并削弱美资石油公司竞争力,白宫或将予以施压。


       “巨无霸竞赛”或将开启


       联姻若能成功,将掀起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是欧洲能源格局——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与壳牌刚合并北海资产,若再吞下BP,欧洲油气版图将彻底改写。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可能被迫加速整合以维持优势,一场全球石油业的“巨无霸竞赛”或将开启。更深远的冲击在于能源转型路径的选择。合并后的巨头可能放缓可再生能源投入,转而通过资本集约化延长传统能源生命周期。Equinor已经宣布未来两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减少50%。这种“逆潮流”策略虽受短期股东欢迎,却可能让欧洲在碳中和竞赛中落后——当道达尔聚焦电力、埃克森美孚押注碳捕获时,BP-壳牌或成为旧能源秩序的“最后守墓人”。回望石油史,合并与分裂总在周期中轮回。20世纪初,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帝国因垄断被拆分;百年后,埃克森与美孚的合并又缔造了新寡头。BP与壳牌的联姻,恰是这种周期律的延续——当行业进入低增长、高成本阶段,抱团取暖成为生存法则。


       或许,这场交易的最大启示在于——石油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写。未来的赢家不再是储量最大的公司,而是最能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转型的企业。无论合并能否落地,BP与壳牌的抉择都将为全球能源史写下意味深长的注脚。


来源:能见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