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4轮融资15亿 探秘保碧新能源
发布日期:2023/12/20
近日,合肥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保碧新能源”)宣布完成A3、A4轮融资,由普洛斯和芯联集成领投、奥牛资本跟投,老股东华美投资集团、蔚来资本、钟鼎资本持续超额加注。自此,保碧新能源获得了包括光伏产业链、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以及全球化不动产管理平台等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和产业资本股东的支持。
保碧新能源此举也创造了公司成立最短时间获最多产业资本投资的新记录。
资料显示,保碧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至今才一年有余。官网称,公司秉承‘保护绿水青山,碧耀美好生活’的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和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商。成立至今,保碧新能源已获得4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成立才一年的新公司,如何得到如此多的资本青睐,保碧新能源究竟什么来头?
两大房企的新能源故事
实际上,保碧新能源确实不是一个普通的新能源企业,它的确大有来头,它的背后是两大房产巨头——保利和碧桂园。
保利与碧桂园的资本合作始于2020年,当年的5月25日,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发起设立了“保利碧桂园产业链赋能基金”。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首期10亿元人民币。
该基金由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作为基石投资人出资,多家市场头部专业投资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加入。基金主要聚焦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涵盖生产制造、服务、运营及相关产业,包括地产供应链的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建筑新工艺;家居消费;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及建筑信息一体化系统等多个赛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提出,“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等被推到了高潮。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产业逐渐壮大,市场前景广阔,回报丰厚,碳中和、新能源的长期赛道备受市场关注。许多企业跨界布局新能源,作为头部房企的创投机构,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也在新能源领域频频出手。
自2020年起,碧桂园的投资开始密集投向新能源,包括比亚迪的A+轮融资、蜂巢能源的B轮融资等七项新能源投资,总投资超过140亿。同时,碧桂园对钙钛矿电池情有独钟,投资的极电光能和无限光能均为业内领先的钙钛矿电池生产商,钙钛矿产线即将量产出货。
央企保利则在能源圈颇有影响,旗下保利能源专业从事国内煤炭资源,投资多家新能源厂商,正搭建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新零售金融科技交易服务平台。
2022年6月,在原有碳中和投资业务的探索与积累下,保利碧桂园产业链赋能基金成功孵化了“保碧新能源”,计划在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综合能源管理服务上有所作为。
保碧新能源在团队阵容上主打一个豪华。公司董事长李文轩是保利资本副总经理,总经理庞博、联席总裁严驰,均为北大毕业,有丰富资本运作经验。公司CEO金锐曾任晶科集团旗下晶科科技CEO,光伏业务经验超10年。
背靠碧桂园和保利资本,保碧新能源可谓是实力雄厚。公司将自身定位为做最大的工商业储能电站资产持有方,成立一年多以来,斩获频频。
今年2月21日,保碧新能源宣布完成5亿元A轮融资,6月13日又宣布完成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同时还开启了GW级项目的招标扩张,成长速度极快。
今年下半年开始,保碧新能源新能源电站开发、新能源资产开发进入了一个高速红利期。贵阳吉利汽车21MW屋顶分布式、沙钢锰业5.4MW屋顶分布式、惠州博罗新峰药业2.5MW屋顶分布式、优然牧业5.7MW屋顶分布式、沈阳双汇食品4.6MW屋顶分布式以及宜昌当阳华强化工37.8MWh用户侧储能等一批优质项目陆续开工。
仅8月份,保碧新能源开工项目就达到了29个,集中在江浙皖等华东省市,项目类型包含分布式光伏和用户侧储能等多个类别。
在房地产发展低迷的形势下,尤其碧桂园的业绩预警,房企的新能源投资和布局,是一条不错的抵御风险的路径,同时也是双碳背景下的行业发展需要。在中国,房地产建筑业与工业、交通并列成为中国三大“能源消耗大户”,而在国际资本市场中,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理念越来越成为主流,绿色转型可以为房地产企业创造更好引资环境。
同时,建材排放量核算划入房地产,加上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需披露具体碳排放数据,是遵循减排降碳政策的要求。而光伏电站结合房地产,形成绿色建筑,未来也可作为销售住宅的卖点之一。在房企的新能源故事中,保碧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显得顺理成章。
电站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
作为去年刚诞生的高科技企业,保碧新能源目前主攻三大方向:分布式光储充资产的开发以及投资是有着优质回报率的投资赛道,也是切入综合能源管理服务的重要抓手;光储充资产的运维服务和设备节能改造也是核心可拓展业务;基于以上衍生出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和配售电服务、碳数据和碳资产管理等。
从目前的业务开展来看,保碧新能源的主攻方向是分布式光伏,这一切入点也很巧妙。首先是趋势向上和市场巨大。
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到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从107GW飙升至440GW以上,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增幅。2023年太阳能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的主要来源,占286GW,其中分布式光伏占到新增产能近一半。
具体到国内,近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也表示,根据国家能源局2023年能源工作会议,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目标为100GW左右。未来三年,国内分布式光伏仍然将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预期可实现50-65GW的年新增装机。
其次,保碧新能源不愁资源。分布式光伏上游为光伏电池厂商,下游则为拥有大量物业资源的建筑商、开发商。屋顶光伏的发展严重依赖存量地产或物业,其背后的地产、物业势力决定了发展前景,因此不是随便一个公司就能搞分布式光伏。而保碧新能源的发起者——保利发展和碧桂园目前合计覆盖超20亿平米物业。
尤其此次融资成功后,保碧新能源的优势又扩大了。其中的领投机构普洛斯资本,又为保碧新能源带来了丰厚屋顶资源。据了解,普洛斯资本是全球排名前4的资管机构,资管规模超过1250亿美元,既有丰沛的屋顶资源,还有多品类的资产管理能力——底层资产覆盖了物流仓储、产业园区、数据中心、新能源等类型。
市场和优势,是保碧新能源短短一年迅速崛起的基础。
据介绍,保碧新能源过去一年在国内积累的优质分布式资产资源达到GW级,下一步计划是应用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智慧调度等手段来拓展包括虚拟电厂在内的更多业务品种,打造能源聚合平台,通过数据智能化应用帮助更多企业满足用电需求。
保碧新能源总经理庞博透露,接下来,该公司会更侧重于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从新能源投资商转变为新能源运营商。目前,国内地面光伏电站投资成本有所降低,尤其非技术成本占比同比下降0.5%,外加光储融合技术不断突破以及上中游产品价格趋于稳定等因素,让电站拥有更多盈利空间。对于保碧新能源这样的新能源运营商,或许是个不错的发展契机。
来源: 丽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