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活动资讯 > 正文

2019能源思享汇巅峰对话——储起风光

发布日期:2019/8/19




    “问道新能源,追梦古丝路”。2019能源思享汇“问道”在西安豪享来温德姆至尊酒店隆重举办。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太阳能服务总经理李卫春担任第二场巅峰对话《储起风光,如何高效率将储能融入“风光”》主持人。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太阳能服务总经理李卫春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陈翔;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亦磊;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隋延波;浙江超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少屏;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北海;盛华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郭振海;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深圳市首航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韬;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技术专家郝三存;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承军;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仇成丰;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尤国;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城;南京冠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波参加讨论。

  


 

   发展储能可以完美解决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稳定性,平滑电力输出提高电能质量;同时,发展储能可以完善电网消纳、风光发电,优化电力系统配置,提高电网系统的利用率和效率,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显而易见储能是推动新能源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最佳技术路径之一。  那么在评价新时代的历史机遇下,储能如何助力风光?如何形成经济高效的风光储产业链?


      第二场对话嘉宾一起问道储能,并对近阶段各自企业储能方面的工作做了简要介绍。




 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北海

       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的陈北海表示:许继近期做了国内或者是国际上最大的新能源储能电站,就是鲁能海西州50MW/100MWh的储能电站,在整个新能源电站储能的应用上,从全产业链打造到智能运维、大数据这一块做了深入研究;再一个就是近期在多站融合(变电站、储能站、充换电站等融合),多能互补方面做了很多的技术研究。
   

 


盛华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郭振海


        盛华源能源科技的郭振海总裁分享:盛华源原来是贵州电建的三产企业,成立于2001年,在2018年进行了重大重组。我们也是贵州电建的一个投资平台。现阶段我们主要做两个事情:

       第一:在中国市场进行新能源行业的项目开发投资,以及投融资闭环和项目的退出。通过与贵电进行EPC总包合作,实现盛华源和贵州电建的双赢。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落地了超过500MW项目,总包合同额超40亿元。

       第二:承揽贵电海外市场的项目开发、海外投融资的闭环、项目出售、以及项目PMC管理等等。项目范围涉及了光伏、风电、垃圾发电等传统新能源业务,此外还有地热、储能等新兴也产业。储能则主要是与风光相结合的发电侧储能业务。

       未来,盛华源将涉足包括制造、融资、EPC总包在内的增量业务板块。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陈翔


       惠州亿纬锂能的储能事业部总经理陈翔表示:亿纬锂能在储能发展上,有自己的未来方向和规划。储能专用电芯涵盖4千次、6千到8千次及一万次三个循环等级,并逐渐商用。在储能系统方面着力开发两个细分方向。第一个是1500伏的高压直流系统,第二个是针对海外市场的小型CI系统解决方案。  

        


  浙江超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少屏 


        超威在2000年就开始布局储能,近十年来在该领域投入巨资,压了几大技术路线。包括鋰电.铅炭.钠盐、燃料电池等等,跟GE合作的钠盐电池已在长兴下线,这款电池的宽温性能非常好,在零下四十度到六十度的温度下使用没有任何影响,并且它是绝对安全!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韬


       首航新能源的许韬董事长表示:首航主要是做组串式逆变器和组串式储能逆变器,主要的方向是工商业和户用。许总认为未来除了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以外,移动储能也是未来一个很大的方向,首航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领域今年也做了东风、重气、陕汽做了试验。把汽车领域的技术和要求用到现在的储能领域,确保储能的质量更稳定。



 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承军


      正泰新能源的周承军副总裁表示正泰这两年开始进入储能项目的开发、投资,主要进行一些用户侧储能项目探索,在上海、江苏做了一些用户侧的项目。结合最近出的一些政策,正泰正在探索清洁能源的发电侧,特别是在限电区域的新疆、西藏、甘肃等发电侧的储能领域。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经理仇成丰

 

       东方日升储能事业部(双一力)是专业从事三元锂电芯、PACK/RACK、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储能+”智慧能源公司。公司旗下天津电芯研发基地年产能超1GWh。公司积极开拓储能业务,项目经验丰富,主要为弃光消纳项目、光储、光储充一体化、削峰填谷、调峰调频项目。目前,完成了江苏某用户侧储能项目1MW/4MWh、南网电网侧500kW/1MWh储能项目、金坛基地光储项目、蛇蟠涂光储项目、澳洲大型光储一体项目、户用储能已实现澳大利亚及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销售。未来,公司将按照智慧能源规划,致力于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全球领先“储能+”智慧能源系统集成商。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顾亦磊


      阳光电源副总裁顾亦磊这样说:“阳光电源的光伏和储能这两个板块基本上光伏逆变器每年百分之几十的成长,而储能这个板块,每年是百分之几百的增长,因为储能除了做PCS,也做电池PACK、BMS、整个集装箱和储能系统,这个业务板块比较大,所以从户用、工商业到大型的电站都做,跟光伏一样,大中小都覆盖。市场角度有国内,也有海外。户用的像澳大利亚就比较多,国内初期是调频、微网的比较多,最近今年才有比较多的有发电侧和用户侧的,这两块也在逐渐的增长,所以未来全面的发展主要是看好国内的储能市场。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隋延波

       山东圣阳主要做储能产品,以铅电池为主,也有锂电池。公司业务发展从产品到系统、到项目。在储能规模上讲,铅电池依然是主体,仅圣阳一年就有几千兆瓦时的销售。因为圣阳也做锂电池,也关注和拓展锂电池市场的机会。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城


      北京索英电气的王仕城董事长首先祝福所有在座与会嘉宾在光伏上面心想事成。索英电气在光伏业务上非常有名,打造国内第一套太阳能并网逆变器,09年开始进入储能,到今年是十年,这十年过程中,我们业务经验最多,集中在中大功率,在应用场景的经验上都比较丰富,包括2015年青海15兆瓦、18兆瓦,配在电变电里的储能。索英今年已经超过100兆瓦跟电网和电容器相关的,有些正在交付和后面进一步的优化,主要是在系统PCS和集成。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储能技术专家郝三存

天能智慧能源定位于智慧能源方案集成方案的提供者。从技术到集成方案,到降本方面,在北京和上海,以及江苏这块,做了储能管理,示范项目。另外在系统平台方面,有意于微网这个方向来做,目前在做些集成方案设计,包括储能在多种应用场景下,特种电池后期维护,以及电池升级维护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做微网方面的系统执行方案。天能和国网合作做一个平台,尤其是电网电站电池,它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做一些测试,目前一些品牌已经上线。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涛 


       易事特集团副总裁张涛表示,易事特储能方面的规划是基于储能+的综合能源业务,含新能源电站增储、多站融合、光储充一体化、铁塔储能等综合业务。易事特集团储能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有两个:第一个是基于智慧能源的光储充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核心的光伏、储能、充电桩产品;第二个是基于智慧城市的能源+数据中心业务。因为未来的能源互联网是两大块,一块是数据感知层,即基于数据中心业务的信息感知,第二块是智慧能源的光储充,由这两大块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营销中心副总经理 尤国


        深圳科陆电子营销中心尤国副总给大家介绍一下科陆电子近期的发展情况,上半年主要迎接国资委的进驻,在市场上也完成上半年现有存量市场的交付,还有对一些调频项目,接下来还有4、5个调频项目的交付工作,在接下来配合国网和南网做一些特高压直流配储能,还有一些海外项目。


  
       当前储能风声很热,但是储能的发展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制约储能的发展主要因素现在是哪些?怎么去突破?

      

       针对这个问题,索英王仕城董事长和冠隆电力董事长张海波给了如下回答。

 



            王仕城:制约储能发展因素在中国市场上面,因素比较多,一是可以落地的政策支持,二是有效的商业模式和资本,三是相应的技术进步。从政策这个角度,中国市场和海外是一样的,从企业微观角度,自己能推动的主要是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解决储能,特别是大型储能焦虑,然后是技术进步性,通过技术进步能让储能的成本或者每次响应的成本能够变得更低,让在更多的商业模式下能够有一定的获利。

 

南京冠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波

      张海波:从大的方向上讲还是安全、成本与相应的政策影响储能发展(相对指电化学储能),就成本而言,今年的电池成本下降梯度很小,最近国家的工商业电价又出现两次下调,国外与国内的一些电动车的自燃出现等,加上国家相关文件没有将储能纳入电网侧的固定资产,出现电网侧的储能“急刹车”,储能在市场上没有确立身份地位等,导致投资者对此不感兴趣。同时储能的对外影响力不够,没有达到太阳能的效果,好多工商企业业主处于观望角色,等补贴、等成本下降、等等再说。
       克服:对于抽水储能与压缩空气等方式储能,受地理位置环境制约因素较多,不能全范围内展开,目前的电化学储能暂且处于优先位置,随着未来的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化石能源逐步被替代,储能市场前景将是广阔,当下的克服主要体现:
       1.由目前暂且主导地位的锂电池储能元件、三元锂电池为代表的,加强示范电站的建设,通过示范电站的建设,将先进的储能技术加以应用,包括系统的管理运营等,从示范电站进行一个过渡,进行各方面的优化(主要包括成本、运营管理、安全等),经过一定时间的考验实践后再批量推广。
       2.过渡过程中,更安全更先进的新的储能利用可能会出现(类似于氢能的燃料电池等)并被实际应用。
       3.加强储能方面的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利用目前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结合人工智能AI算法),达到将储能的安全性提高,预防措施做全、运维成本下降。
       4.项目开发因地制宜,合理化最优配置功率容量比,综合利用储能的“风+光+储”以解决问题、套利相结合、兼顾初始投资成本也要结合后期的运营管理成本(运营周期内)
       5.寻求一些功能性大于经济性的储能项目,寻找真正的需求痛点(如无电区的海岛微电网项目等)。


       对于“储能+新能源最佳的技术路线,铅酸电池可不可以有机会?梯次利用是不是有相应的利用优势”?超威电力沈少屏总经理、正泰新能源周承军副总裁、圣阳电源隋延波副总裁做了以下解答。


        沈少屏:对于储能+新能源最佳技术路线,很难讲。因为电力储能的应用场景比较复杂,不会是一种技术路线制胜天下,比如说火电调频就要求2C以上放电倍率,而在用户侧就不要这么高的放电倍率,它要求长寿命、低价格、性价比高的电池。铅酸电池在储能里面有没有机会,我个人认为机会非常大。铅酸电池170年的历史,到目前还在各领域广泛应用,说明它的生命力极强。拿汽车启动电池说,还没有一种电池能代替它,超威在储能、动力上应用的技术路线分析,2003年20AH电池重7,6公斤,到现在的6.2公斤,未来重量还在降。说明它的比能量还在提升,天花板还没有到。它的循环利用在所有电池里面是最好的,达到96%。这几方面来讲,我认为它在储能领域有广泛的空间!


       周承军:第一清洁能源互补应用:觉得还是锂电池,特别是磷酸铁锂这个电池,每种技术路线其实在不同阶段都有可能随着自身技术进步体现出积极性,可能现阶段磷酸铁是合适的。第二关于铅酸电池:本身在储能里应用也应该有它合适的场景,铅酸电池安全性相对来说比锂电池安全性要高得多,第三关于梯次利用:各方面要考虑周全,本身梯次利用,已经使用过一次,它的一致性方面都要考虑,梯次利用虽然成本比较低,但是要想把它用好,安全可靠,这个对于集成商、对于设计,包括以后运维的要求非常大。


       隋延波:储能要根据客户需求、为用户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从而让需求拉动,这是非常关键的事情。现在的储能优先是应急备电、离网供电等刚需;聚焦新能源的发展,把储能放在一个电网平台上,接受网调,作为共享储能,则越靠近用户侧越经济,如果把储能作为电力基础设施纳入规划,在电力物联网上考虑则需求会更多样,更有机会。光伏平价上网,新能源占比更高,对储能的需求就会更多,储能要大发展真的期待光伏的大发展。 

  
        面对储能+新能源应用的商业模式未来发展”,盛华源能源科技郭振海总裁、易事特集团张涛副总裁、深圳科陆电子营销中心尤国副总经理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


        郭振海:储能的商业化主要是三个方面:用户侧、发电侧,和电网侧。用户侧储能比较常见的是削峰填谷,用电价差实现收益。用电价差和储能电站成本投入测算收益,有的地方算的过账可以做,有的地方可能电价差不够大要继续等成本进一步下降。发电侧储能,一般是大型的风、光、储电站,我国的限电严重区域可以考虑配储能系统,储能在这个大系统里面没有产生电量,不能直接形成收益,所以要看储能投入对收益的影响,能算得过来账就投,算不过来账就不投。电网测储能目前在欧洲的英国、爱尔兰、德国都有广泛的应用,储能系统承担了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高峰期缓解电网压力等作用,电网为各项服务制定不同标准的服务费和服务周期,并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签订服务协议,储能系统根据电网发出的需求响应提供服务,并实现收益。总而言之,还是要算账,算的过账才能做,当然,也要考虑技术匹配和融资匹配的情况综合考虑。  


         张涛:按理说有多少个应用场景就应该诞生多少个商业模式,但是迄今为止,从储能的实际应用来看就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即用户侧的峰谷套利模式,这种模式在国外是可以挣到钱的,但在国内未必,因为本质上这个这个商业模式是在赚电网的钱,所以并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商业模式。储能的特点本质上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是雪中送炭,而商业模式产生的前提下就是它应该有自己的价值所在,即经济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储能未来的商业模式还是有待于继续探索。 

 
       尤国:科陆这些年一直做调频,从2015年、2016年做储能项目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国家投建的,是不需要经济性的;2016年之后发现市场上唯一具有经济价值的就是储能调频项目,从三北地区到各个省出不同的政策,非常细分的很小的市场,虽然前期上的项目,一、两年就收回成本,但是结算电价每年都在变,15块钱、10块、5块,每一年价格都受地区、国家政策的变化在变化,包括受整个地区调频的指令,在这个版块有了竞争。


       作为储能市场的先行者,对于“储能的主力市场以及海外模式”,首航新能源许韬董事长表示:储能主要集中在工商业和户用这两个区域,更准确的说法是哪些地区电价高,哪里就更适合储能市场。
           

     对于“锂电池未来的突破”,亿纬锂能陈翔表示锂电池在安全性、成本、性能各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间,电池体系的发展有不断提升的过程。例如第一,通过行业制造能力的提升,不断优化产品本身的能力,挖掘它的潜力。第二,在发展过程中,引入一些创新性的、革命性的技术,比如说快充、固态。天能电池技术专家郝三存认为:未来发展的空间,从材料整个产业链本身来讲,上下游配套全了以后,基本上整个产业链成本会降低,会有一个推动作用。 随着技术进步,良品率提升、安全性进一步提升,薄膜等体系工艺成熟,从密度上来讲,固态电池的延时性会更好,固态电池提得很多,在终端方面的应用、在集成方面的配套成本降低,包括后端回收形成一个产业链,这个进步涉及到产业链的各个方向,技术的进步肯定会推动锂电池更好、更广阔的方向应用,推动加大电量。


      最后14位对话嘉宾分别寄语畅“储能+新能源”未来。




      陈北海:储能在新能源应用中体现了很多价值,希望储能价值在价格上要可以显示出来,希望国家、能源局在储能价值体现上有一个更好的政策。


        张海波:储能现在发展很困难,但是未来是大势所趋。


        郭振海:储能的发展必须用市场化来完成。


        陈翔:坚定地看好储能和可再生新能源发电的结合,这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能源结构的抓手。一定要坚持未来的发展方向。


       沈少屏: 储能首先是一个负荷,再是一个发电体。因为它双向流动的特性,它在电力领域里面就是一个多功能选手。在政策上要给于它独立调频、调峰的地位,开放电力政策,发挥它各方面的性能、优势,这样电化学储能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许韬:光储充倒过来理解一下,以前理解是发电、储存起来、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实际上我们倒过来理解一下,应该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导致了电池成本的下降,所以我们才发展了储能,储能发展快了,更好促进扩大光伏发电市场。


        周承军:希望储能的成本能够快速下降,像光伏一样,电芯可以在六毛钱以下。


       仇成丰:未来,公司将按照智慧能源规划,致力于打造极具影响力的全球领先“储能+”智慧能源系统集成商。


        顾亦磊:去光伏的大力发展靠什么?要翻过两座山峰,一个是平价上网,现在基本上朝这个方向发展了,现在看到了希望。第二个就是要做到电网消纳能力的提升,我们希望储能可以帮助我们越过第二座山峰。


        隋延波:新能源的发展储能不可或缺,哪里有客户愿意付费的需求,哪里就是储能的机会。


        王仕城:整个市场要冷静。储能用一句话来讲,我们要像一个钉子一样扎根在这个行业里面,道路异常曲折,前途我们期待是极其美丽的,感谢!


        郝三存:我是乐观的,新能源的发展需要储能的保驾护航,新能源的发展更会推动储能的发展,前途光明。


        张涛:储能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肯定是美好的,我们会坚持风光储+综合能源的应用方向不变做下去,撸起袖子加油干。


        尤国:问道,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非常庆幸在储能这个行业从业,希望在座的同仁所有从事能源行业的人在一块,可以让这个产业越来越好。

 

       编后语: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相信在行业坚定不移的共同努力下,储能的发展脚步会更快,风光储高效结合,智慧发展能源,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未来!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