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100MW光伏!巴基斯坦加速绿色转型
发布日期:2025/8/11
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委员会执行委员会(ECNEC)近日正式批准在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建设1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这是该国推进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由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于近日访问吉尔吉特期间宣布,计划分三期实施,覆盖斯卡都、洪扎、吉尔吉特等偏远地区,并为当地医院和政府机构提供18兆瓦离网电力,确保关键服务的稳定运行。项目总投资约249.5亿卢比(约合1.2亿美元),预计三年内建成,投产后将显著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升区域能源可靠性。
巴基斯坦能源规划:从危机到绿色转型
巴基斯坦长期面临电力短缺和能源结构单一问题,传统火电占比超过60%,导致环境污染和外汇压力加剧。近年来,政府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破局关键,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30%的目标,并计划到2025年实现太阳能装机容量5吉瓦。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政策激励与市场驱动的双重路径:一方面,政府通过净计量系统、进口组件零关税等政策降低投资门槛;另一方面,民众因电价飙升(过去三年上涨155%)和电网不稳定,自发推动分布式光伏普及,形成“草根能源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的能源转型正经历结构性调整。2025年预算案提出对进口光伏组件征收18%增值税,旨在扶持本土制造业,预计可吸引中资参与本地化生产。这一政策虽短期内可能推高成本,但长期将助力产业链自主化,与政府“2030年光伏本地化”战略形成呼应。
光伏产业爆发:全球第三大市场的中国印记
巴基斯坦光伏市场近年来呈现爆炸式增长。2024年,该国进口光伏组件达17吉瓦,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其中80%以上来自中国。截至2024年底,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1吉瓦,预计2025年底将突破5吉瓦。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组件的高性价比——2025年第一季度,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组件7.5吉瓦,同比增长13%,单月峰值进口量可达3吉瓦。
市场形态上,巴基斯坦呈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行”的特点。集中式项目如旁遮普省900兆瓦光伏园区(中兴能源承建)和真纳太阳能工业园100兆瓦电站(特变电工承建),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标杆工程;分布式领域则以屋顶光伏为主,正泰新能、华为等企业为酒店、医院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单项目年发电量最高达1611兆瓦时,减排超1500吨。
然而,市场快速扩张也带来挑战。电网承载力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弃光”现象,政府近期调整光伏上网电价,从“两度电抵一度市电”改为“六度电抵一度”,引发行业对分布式发展前景的担忧。尽管如此,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巴基斯坦光伏组件进口量仍保持全球前五,市场韧性显著。
中资深度介入:从组件供应到光储一体化
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光伏与储能领域的参与已从单一设备出口升级为全产业链合作。在光伏组件端,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企业2025年已签署多项组件供应协议,其中晶科Tiger Neo 3.0组件凭借高转换效率成为市场首选。在项目开发层面,中兴能源、中国电建等企业承建的大型电站不仅缓解电力短缺,还通过“属地化培训”为当地培养超千名运维工程师。
储能领域的合作更具突破性。海尔新能源与巴基斯坦Bahum Energy联合推出光储一体化方案,通过锂电池租赁模式降低用户初期投资,预计每年可为中小企业节约电费2万美元。宁德时代为幸运水泥厂提供的20.7兆瓦储能系统(22.7兆瓦时),可满足2万户家庭1小时用电需求,投资回报期缩短至两年以内。此外,宁波德沃智能等企业正探索在巴投资储能技术研发中心,推动长时储能技术本地化应用。
未来展望:绿色走廊与区域协同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太阳能电站的落地,标志着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战略从平原向山区延伸。该项目不仅能解决当地电力短缺问题,还可通过“水光互补”模式,与周边水电站形成协同,提升电网稳定性。与此同时,中巴企业正谋划更广泛的合作:比亚迪计划在卡拉奇港建设电动车工厂,配套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明阳智能则与信德省签署协议,开发350兆瓦风光储项目,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
随着2025年9月“中巴绿色能源峰会”的临近,双方有望在技术转移、产业链共建等领域达成新共识。正如巴基斯坦太阳能协会主席瓦卡斯·穆萨所言:“中国的技术与巴基斯坦的市场潜力结合,将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新范式。”这一进程中,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阳光,或将成为照亮南亚清洁能源未来的第一缕曙光。
来源:新能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