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全球前沿 > 正文

非洲光伏本土化:1.2GW产能落地尼日利亚

发布日期:2025/7/31


      尼日利亚能源巨头Oando日前宣布,其位于拉各斯的1.2GW太阳能组件组装厂已完成土地获取和财务建模,首条600MW生产线计划于2026年投产。这一项目是非洲首个配备太阳能板回收线的制造设施,将通过本地化生产推动非洲能源转型,预计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并减少对进口组件的依赖。


     非洲光伏制造链现状与挑战


      非洲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光伏制造长期依赖进口。根据全球太阳能理事会(GSC)数据,2024年非洲光伏新增装机2.4GW,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42%,到2028年累计新增装机将达23GW。不过,非洲本土组件产能严重不足,目前仅占全球产能的1%,主要集中在南非、埃及等国。例如,埃及正在建设8GW组件厂,埃塞俄比亚计划投产2GW电池厂,而尼日利亚此前几乎没有规模化制造能力。


      尼日利亚的突破:政策驱动与本土制造


      尼日利亚政府近年来通过《电力法案》改革和“绿色愿景”计划,设定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30%的目标,并推出税收减免、本地含量要求等政策吸引投资。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电力覆盖率不足50%,能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Oando的1.2GW组件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启动,项目获得世界银行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支持,属于尼日利亚9.5亿美元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扩展计划(DARES)的核心部分。


     此外,尼日利亚政府于2025年3月宣布暂停光伏组件进口,以倒逼本土制造。这一政策虽引发短期供应担忧,但长期将为Oando等企业创造市场空间。目前,尼日利亚已有多个本土制造项目推进:红太阳新能源与本地集团合作建设600MW组件厂,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Tranos集团规划800MW产能,并探索钙钛矿技术。


     中资合作:技术输出与市场渗透


     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光伏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TCL的光伏板在尼日利亚市占率超20%,晶科能源与本地企业合作提供储能系统。红太阳新能源的600MW组件厂是中资技术输出的典型案例,该项目将通过“整线交钥匙”模式交付,涵盖设备供应、技术培训和电站开发,帮助尼日利亚构建从生产到应用的全链条能力。此外,三一集团在赞比亚的光储柴微电网项目虽未直接落地尼日利亚,但其“光伏+储能+柴油备用”模式为非洲能源基建提供了参考。


     项目影响与未来展望


     Oando的组件厂不仅能满足尼日利亚本土需求,还将辐射西非市场。其回收线可将废弃组件转化为硅、铝等原材料,减少电子垃圾污染,这在非洲尚属首例。项目投产后,预计带动本地供应链发展,包括玻璃、铝框等配套产业。同时,Oando计划通过农村电气化局(REA)的微电网项目,将组件优先用于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助力1750万尼日利亚人获得稳定能源。


     不过,非洲光伏制造仍面临供应链分散、技术工人短缺和融资成本高等挑战。非洲政策研究院(APRI)建议,非洲国家应通过区域合作整合资源,例如将刚果(金)的钴资源、南非的技术能力与尼日利亚的市场结合,打造跨国产能网络。随着中资企业加速布局,非洲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组件自给,并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链的新兴力量。


      结语


     Oando的1.2GW组件厂标志着尼日利亚从“进口依赖”向“制造出口”的转型,也为非洲光伏本土化提供了范本。在政策支持和中资技术合作下,非洲正逐步改写全球能源版图,而这一进程的关键在于平衡短期阵痛与长期收益,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能情报局

[←返回]

关于我们   |   关于合作   |   留言板   |   资料下载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南京诺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12130号   地址:南京金源路2号绿地之窗南广场D1栋808   
电话:025-52170985 18914486391